軌道交通具有龐大的市場規模和需求,無疑吸引著全球目光。而在這個萬億級市場中,一場由3D打印技術引發的靜悄悄的革命正在上演。從車廂內飾到關鍵零部件,3D打印正在改變我們對列車制造的認知,為這個傳統行業注入新的活力。那么,3D打印制造在軌道交通制造中的應用有那些呢
相比傳統制造方式,3D打印在軌道交通領域具有以下幾個突出優勢:
接下來,讓我們具體看看3D打印在軌道交通中的幾個主要應用領域及其典型案例。
1. 車廂內飾部件
車廂內飾是乘客直接接觸的部分,對乘客體驗有重要影響。3D打印技術使得內飾部件的生產更加靈活,能夠快速響應設計變更和個性化需求。
案例1:英國列車租賃公司的內飾革新
英國最大的列車租賃公司Angel Trains使用FDM技術3D打印出了一系列車廂內飾件,包括扶手、把手和座椅靠背桌板等。
這些部件不僅生產速度快,還開啟了個性化設計的新可能。具體來說,他們生產的扶手只用了一周時間,比傳統方法節省了94%的時間。更令人興奮的是,他們正在探索如何利用3D打印來定制更適合乘客需求的內部裝飾。
2. 維修備件
對于鐵路運營商來說,及時獲取維修備件是一大挑戰,尤其是對于一些停產多年的老舊車型。
3D打印技術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可以快速、經濟地生產小批量或單件備件。
案例1:德國鐵路公司的備件革命
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已經確定了超過100種可以使用3D打印生產的備件,從咖啡機零件到座椅扶手,再到轉向架軸承蓋。
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是為20世紀60-70年代投入使用的294型機車生產軸承蓋。
傳統方法需要重新開模,不僅成本高昂,還需要數月的交付時間。
而通過3D打印,僅用7小時就完成了這個重達13公斤的零件的打印,將交付時間縮短了5個月,總成本也降低了30%。
Deutsche Bahn的增材制造負責人Florens Lichte表示,3D打印不僅幫助他們快速響應維修需求,還大大降低了庫存壓力。
另一個案例是,兩節車廂需要更換二級防側滾裝置,這是一個安全關鍵的大型鋼制部件。傳統供應商需要10個月的交付時間,而且最小訂單量為4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DB使用電弧增材制造(WAAM)技術生產這些部件。最終通過WAAM3D打印將交付時間從10個月縮短到5個月,并且無需初始工裝費用,并且可以按需生產,不再需要最小訂單量。
3. 工裝夾具
工裝夾具是制造和維修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傳統制造方法往往難以滿足其復雜的幾何形狀要求。
3D打印技術的出現為工裝夾具的設計和制造帶來了新的可能,可以快速生產出輕量化、定制化的工具。
案例:西門子交通的3D打印工裝革新
西門子交通(Siemens Mobility)在其RRX鐵路服務中心大規模應用了3D打印技術生產工裝夾具。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是用于轉向架維護的連接器工具。這種工具形狀復雜,需要高度定制,傳統制造方法難以勝任。
西門子交通用FDM技術成功打印出了這種連接器工具。3D打印不僅讓他們能夠快速生產出符合要求的工具,還大大降低了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縮短了交付時間,降低了每件零件的成本。
Siemens Mobility客戶服務部門的增材制造負責人Michael Kuczmik表示:"能夠隨時3D打印定制工具和備件,而且沒有最小訂單量限制,這徹底改變了我們的供應鏈。”
4. 輕量化結構件
輕量化是軌道交通行業一直追求的目標,因為它可以顯著降低能耗,提高列車運行效率。3D打印技術的出現為輕量化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生產出傳統方法難以實現的復雜內部結構,從而在保證強度的同時減輕重量。
案例:英國鐵路研究所的輕量化探索
由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鐵路研究所(IRR)主導的歐洲Run2Rail項目,正在利用3D打印和碳纖維技術設計更輕、更安全、更安靜的列車。
項目負責人Simon Iwnicki教授解釋道:"3D打印讓我們能夠制造出具有復雜幾何形狀的部件,這些部件重量更輕,但強度卻更高。
例如,我們可以用3D打印技術生產軸箱或軸承部件等小型組件。"
這個項目匯集了15個歐洲合作伙伴,旨在通過創新技術降低歐洲鐵路行業的生態足跡。
他們的目標是通過使用3D打印和先進復合材料,顯著減少列車重量,同時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
5. 原型模型制作
3D打印技術在原型制作中的應用可以大大加快產品開發周期,降低成本,并允許設計師和工程師在早期階段進行更多的迭代和優化。
案例:座椅原型制造
Polgar公司,一家專門為汽車和鐵路行業生產部件的制造商,利用3D打印技術革新了其座椅原型制作過程。
他們用3D掃描逆向工程然后再設計成功打印出了一個座椅原型。
這種方法將原型制作成本降低了90%(節省了370,000歐元),并將生產時間從傳統的16周縮短到僅3周。為了制作這個相對較大的部件,座椅被分成不同的組件進行打印,然后再組裝在一起。
這個案例顯示了3D打印在大型復雜部件原型制作中的潛力,特別是在傳統方法成本高昂或耗時較長的情況下。
盡管3D打印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已經展現出巨大潛力,但要實現全面應用仍面臨諸多挑戰。同時,這項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為行業未來發展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前景。
應用挑戰
3. 生產規模:目前3D打印技術主要適用于小批量生產。如何將其擴展到大規模生產,同時保持成本優勢,是業界需要解決的難題。
3D打印讓我們重新思考每個零件的設計和生產方式,讓我們有機會創造出過去難以想象的解決方案。在這個萬億級的市場中,3D打印技術正在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和競爭優勢。
對于投資者和行業參與者來說,密切關注這一技術的發展趨勢,并積極探索其應用潛力,將是在未來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未來的列車可能會更輕、更快、更智能,而這一切都離不開3D打印技術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