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發了一種基于自動鋪粉(選區激光熔化3D打印)的激光組合加工技術制備形狀記憶合金(鎳鈦合金)血管支架的方法,該方法根據待加工零件的三維數據模型,利用高能激光束熔化混合粉末體系,通過逐層鋪粉、逐層熔凝疊加累積的方式,直至最終成形網狀結構的血管支架坯件,然后經過電化學拋光處理達到特定表面粗糙度要求。
該方法制備的血管支架依靠形狀記憶合金所特有的超彈性功能和形狀記憶效應,可有效降低血管支架在臨床應用時血管再狹窄發生率;通過力學性能和模擬生物體環境測試,血管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組織和血液相容性,符合醫學應用條件;且基于激光組合加工技術超高制造精度的優勢及成形過程中惰性氣體的保護,有效克服傳統血管支架制備時加工表面粗糙、毛刺和氧化等問題。
華南理工大學基于研發了一種具有記憶效應的三維矢量膨脹心血管支架,支架由具有矢量膨脹效應的金屬材料經金屬打印制成,包括多個沿軸向均勻排列的由內凹六面體網格基本單元組成的網環狀絲材,并由多層所述網環狀絲材沿陣列構成支架主體,位于支架主體兩端的網環狀絲材分別連接有上支撐環和下支撐環,通過上支撐環和下支撐環將支架主體固定。
其制造方法為,通過控制激光選區熔化的能量密度,調控奧氏體?馬氏體相變溫度,用不同能量密度成形基體結構不同部位,達到成形心血管支架基于溫度依賴性變化的變形可調控性,從而使支架不同部位基于溫度具備不同的膨脹系數,使得支架更加適應血管形狀的特異性和熱脹冷縮性。
此外,華南理工大學還開發了一種原位調控鎳鈦合金功能特性的4D打印方法,該方法采用金屬增材制造實現對鎳鈦合金粉末+納米級鎳粉的混合粉末的增材制造成形,通過調控鎳鈦合金粉末和納米鎳粉的混合比例,進而精確調控鎳鈦合金的鎳鈦原子比,最終調控其相轉變溫度和功能特性,以拓展鎳鈦合金的產業化應用領域。